创建文明城市,塑造城市形象是提高城市竞争力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居民生活品质提升的重要途径。东环街蔡一村日月泉,作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对于乡村传统文化发展和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东环街社工在走访中发现,月泉及周边环境由于没有得到定期的清洁和维护,青苔、垃圾袋、落叶枯枝等杂物较多,月泉走廊外观明显老旧。
为全面构建“令行禁止,有呼必应”党建引领基层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格局,打通文明城市创建“最后一公里”。近日,东环街社工服务站在东环街党工委、街道办事处的引导下,联动蔡一村党总支部、党建共建单位、辖区爱心企业、志愿者团队和居民开展了“文明生活 有你有我”——东环街新时代文明实践“美丽乡村”公共空间活化项目。
项目共举办了1场“党建引领”公共空间活化村民议事会活动、9场“党建引领”美丽乡村齐美化改造系列活动,服务人次达339人次。
月泉整体环境美化改造前后对比图
项目在党建的引领下,结合蔡一村“螺山传说”等文化特点,分别对月泉走廊、周边树木和周边空地等进行清洁、美化和微改造。
项目第一期
社工联动东环街团工委、东环街分类办、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番禺附属中心、学校家委会等,组织了一批青少年和有能长者对月泉及周边环境进行一次深度清洁:清理月泉水池里的青苔和周边垃圾,铲除月泉走廊墙体上顽固的青苔、修剪树木枯枝等。
▲志愿者在清理墙面青苔
▲志愿者们在清理月泉周边的青苔和垃圾
▲党员和志愿者们在清理月泉周边的杂草和树木枯枝
项目第二期
社工在辖区内招募了一批有绘画基础的专才志愿者为月泉墙体和废旧轮胎设计绘制底图,志愿者发挥创意和才智,结合乡村特色和党建元素对墙体和废旧轮胎进行美化改造。
▲专才志愿者们为走廊墙体设计绘制荷花图案
▲党员和志愿者们为墙体绘制底稿
▲志愿者们把废旧轮胎设计为轮胎花盆装饰美化环境
项目第三期
社工联动前两期的合作单位和志愿者,为月泉周边树木挂上了许愿带和许愿牌、制作了轮胎盆栽、在走廊墙体绘画了荷花图和党建引领美丽乡村建设图,进一步美化月泉及周边环境。
▲志愿者们在绘制荷花池塘,美化改造月泉走廊
▲党员亲子家庭制作轮胎花盆,废物利用装饰月泉
▲社工与党员、志愿者进行墙绘,美化月泉走廊
▲党员亲子家庭用许愿带装饰美化月泉周边树木
活动期间,路过月泉打水的居民也积极参与期中,为装饰美化月泉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月泉公共看空间活化项目不但提高了居民参与社区公共空间美化能力,而且提升了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
月泉走廊美化微改造成果
月泉整体环境美化微改造效果
▲改造前
▲改造后
东环街相关负责人表示,东环街将继续开展符合居民和社区发展需求的特色服务。在着力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积极推进文化建设,保护和弘扬村落传统文化,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做深做实,营造共享共治共融的良好社会氛围,实现东环街“颜值”“内涵”双提升。
(番禺区文明办 微社区e家通魅力东环)